0632-5555555
  治未病中心  
原生家庭对儿童影响知多少
发布日期:2023-02-22

一般说来,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在那里出生并成长的家(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进入婚姻生活所组建的家(新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成长时经历过的情绪体验,会在成年后与新生家庭中的配偶或子女相处时不受意识控制的重复出现。在原生家庭中,孩子通过观察成年人之间的价值判断和交往模式,不断形成自己的交往方式;而作为父母的夫妻间的交流又在为孩子确立与异性交往的模型。

所谓原生家庭, 就是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 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其中的关键则是个体与父母的关系。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发展,培养人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年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由于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起初他们把原生家庭的每一个人当作是自己的榜样,长期以来耳濡目染,不管是原生家庭中使用的表征系统还是言语系统,都已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深刻地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而且潜意识的都在孩子的记忆中保持存在。孩子首先接触的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在不知不觉间容易复制父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复制”父母的人生。孩子能从父母的不诚实言行中学会欺骗, 同样能在大人粗鲁的言语动作熏陶下变成一个小暴君。

原生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空间, 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言行表现无一不和家庭息息相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家长常常并不为孩子偶尔出现的不良行为而真正感到不安进而加以抑制;对孩子而言, 家长的视而不见无疑是默许,也正是他期待的结果。久而久之, 他就不会为下次类似情境中的同样行为而忐忑不安:家长的默许可以视为鼓励,这种情况家长往往毫无知觉在这种“宽松”的家教环境中, 多种多样的心理偏常现象层出不穷,表现在学习上的冷热病、骄傲情绪、考试中的焦虑心理;表现出的人格障碍有偏执、抑郁、自卑;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落、羞怯、猜疑、冷漠、不合群等心理现象。

孩子出生以后, 就开始与父母朝夕相处,所以父母的行为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作风、兴趣爱好等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的无意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从成年人身上观察到或模仿各种行为反应、情绪, 并以印象和语言的形式贮存在大脑里,平时并不外显,一旦环境允许如受到奖励、获得报偿等,就会产生喜悦感, 他们就会把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转换成外显的反应。所以,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时在原生家庭中观察学习或模仿中获得的。

因此,在原生家庭中,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要多树立正面榜样,充分发掘和发挥正面的教育功能。父母要通过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在孩子面前, 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的中断,这样会使孩子在长大以后在“原生情节”面前造成困惑。

在原生家庭中,除了家庭成员各自的人格力量之外,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共同构成的人际系统中, 存在着多层次多环节的互动作用。不良的互动关系将最终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换句话说,孩子在一出生开始就必须学会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同时也学会期待他人如何对待我们自己,而这些经验都基于与我们原生家庭的互动得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家庭中的生存规则。

因此,在原生家庭中,孩子是整个家庭系统最脆弱的一份子,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却在刚开始学会说话时,就已经在家庭的熏陶下学会了如何定义和保护自己基本的生存机制。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孩子与家庭的互动显的尤为重要,包括家长与孩子的言语交流、身体接触和信息反馈等方面。所以原生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为儿童教育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一个人幼年时受到的影响和教育是最深刻的,它甚至决定着我们人格的形成,以及长大后的人际交往模式,许多人童年生活时的阴影甚至能相随一生都无法磨灭。一个理性的、充满爱的、温暖的家庭,容易培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一个缺乏爱和温暖的家庭,则容易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缺陷的人格。因此,原生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影响是很重大的。


                                                         李琳


Copyright 2010-2020 © 滕州市中医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632-5555555 地址:滕州善国中路52号 邮编:277599 鲁ICP备14027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