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传承工作室简介
  • 张义明及继承人简介
  • 张义明传承之路
  • 学术思想
  • 典型医案
  • 科学研究
  • 影像资料
  • 图片
  • 在线咨询
  • 学术经验整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学术经验整理
    外风引动内风论
    发布时间:2018/8/11 11:19:11 浏览数:

      一、风与中风的概念

      1、风的概念,风是指空气流动的现象,对于风的概念,最早应见于《易经》。古人从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接触中选用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更多东西的根源,它们是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显然,这里风的含义应是一种物。它既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诗经》中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也有风的记载。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和曾提出了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中医《内经》中则视为病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一”。祖国医学所指的风又有外风和内风之别,所谓外风是指自然界六气中的淫胜之风,如《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指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素问·调经论》指出“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风为春季主气,五行属木,应脏于肝,如风气太过或不及,可导致机体发病,呈现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为万病之长,据《内经·风论》因外风入侵而导致的各类风病可分为五脏之风、脑风、目风、漏风、内风(房中风)、首风、胃风、肠风、泄风、偏风、疾风等。

      内风是指风气内动,因风应脏为肝,故内风多与肝关系密切,凡体内脏腑气血异常,出现阴虚阳亢,阴不制阳,呈现眩晕、抽搐、动摇、震颤等症称为内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凤”“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均系指内风。《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之变动原因多种,主要有肝阴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类型。

      2、中风的概念,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喎僻不遂者。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但与《伤寒论》所称“中风”名同实异。

      有关中风的记述,始见于《内经》。该书有关篇章对中风发病的不同表现和阶段早有记载。如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期间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称。《灵枢·九宫八风》篇谓:“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所指“击仆偏枯”,即属本病。至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对于本病的病因、脉证,论述较详,自此,始有中风专论。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说《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皆属此类论述,后世许多医家都认为本病属昏瞀猝仆之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人体。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风候》亦有“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的记载。宋·严用和对其病因论述更为具体,他说:“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人,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济生方·中风论治》。

      总之,这一历史时期的医家多认为中风是外风。当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外卫不周时,招致风邪入中脉络,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诸症。至金元时代,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盛”的观点,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以为“湿痰生热”所致。三家虽立论不同,但都偏重于内在因素,这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个重大转折。与此同时,王履又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论点,《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明确指出,外风入中所致的病证是“真中风”;而河间、东垣、丹溪以内风立论的中风应是“类中风”。王氏还强调:“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进一步说明中风是由于人体自身的病变所引起,患者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情绪激动常为发病诱因,这对中风病因学说无疑是一大贡献。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中也提出了“中风非风”的论点,认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其病机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王肯堂十分重视饮食习惯和营养成分与中风发病的关系,指出“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清·沈金鳖则从体质类型与发病关系作了阐发,他说:“肥人多中风,河间曰: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故多卒中也。”(《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叶天士综合诸家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旋动”的发病机理;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瘀”而成。近人张山雷《中风斟铨》亦十分强调:“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之使仆者,故曰仆击而特著其病源,名以膏粱之疾”。使中风病因学说日臻全面。上述各家对火、气、痰、湿、瘀血阻络等致病因素都分别作了探讨,对于全面认识中风的病因学、发病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外风何以引动内风

      (一)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是引动的内因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原因,如痰饮和瘀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能成为某些病变的致病因素。

      1、七情内伤对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例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2、饮食失宜对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

      ①饮食不洁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饮食失宜,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洁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②饥饱失常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常均可发生疾病。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也易继发其它病证。反之,暴食暴饮,过饱,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病证。《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③饮食偏嗜 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饮食偏寒热:如多食生冷寒凉,可伤损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空腹痛泄泻等症,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病症。

      饮食五味偏嗜:人体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3、劳逸失度对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的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①过劳 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期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素问·举痛论》所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病症。

      ②过度安逸 是指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育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汗出等,或继发它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

      4、痰饮对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5、瘀血对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

      瘀血 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口“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而功能失调的最终结果还是正气、经气的亏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中风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二)外风是引动内风的诱发因素

      中风病是随季节的变换有明显的周期性,依据有关资料特别是我院中风病科住院情况显示,每年的冬夏两季为中风病的高发期。这显然与六淫致病特点有关,此即外风引动内风的结果。是外感六淫之邪,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障碍,一般认为冬季寒邪当令气候干燥,夏天热邪当令热蒸汗多,使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血压增高,造成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病。下面将风、寒、暑、湿、燥、火何以引动内风的病机分析如下。

      风邪,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如《素间·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客于阳经除有发热恶寒等症状外,若化火热内燔,则可出现高热、头痛、神昏、谵语、痉挛或瘫痪。阻滞经络则可出现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特别对于肝肾亏虚,阴虚阳亢体质的人,风邪入侵最易引起肝风内动。正如《医方考·中风方论》云:“风者百病之长,得天之象,故其发也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亦即此义。

      2、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的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

      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丽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乃是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之故。寒滞经脉是导致血流不畅、半身麻木不随的重要诱因之一。

      3、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故《素间·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所以《素问·热论》又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最易引动内风出现热极生风或津亏引动肝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这与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性升散而又易伤津耗气,以致脑神被扰有关。

      4、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湿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易阻遏脑的阳气布达,若湿热蒸腾上逆,或湿邪挟痰上蒙清窍,又可见神昏,癫病痴呆,湿热阻遏经络,使脑之真气不能宣发布达、可出现肢体不遂,或拘挛痿躄。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湿邪瘀阻经络,极易造成血液运行受阻而患脑梗塞。

      5、燥邪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干结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燥邪易伤津耗神,是说燥胜则十津血亏少,脑神失养,则可见神志淆乱。燥易伤肺,肺热叶焦,津液不能布达,可见四肢痿躄不用,燥伤津液,阴虚精伤,极易造成虚风内动,即外风引动内风。

      6、火邪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盘阳胜则热”。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火易耗气伤津 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

      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素伺·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力”,壮火,即是指阳热亢盛的实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而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瘼,皆属于火。”

      据上所述不难看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发生有主张外风者、有主张内风者、有主张情志诱发、有主张酒食诱发、有主张过度劳累诱发、也有主张外风引动内风者。笔者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以外风引动内风者占多数。故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多在冬与夏季,特别是极端天气发生时所谓“寒极”或“热极”最易引发脑中风,故笔者将风、寒、暑、湿、燥、火如何引动内风的机理进行了初浅的探讨,敬请同道斧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山东省卫计委 | 山东中医药网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枣庄市卫计委 | 滕州市卫计局 | 滕州市中医医院 |
    Copyright 2018 ©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张义明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滕州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