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传承工作室简介
  • 张义明及继承人简介
  • 张义明传承之路
  • 学术思想
  • 典型医案
  • 科学研究
  • 影像资料
  • 图片
  • 在线咨询
  • 学术经验整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学术经验整理
    脉象归类诊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8/8/11 11:19:54 浏览数:

      脉诊是祖国医学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科学技巧的诊断方法。故古人谓“切而之知者谓之巧”。著名医学家扁鹊即擅长脉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有“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等脉法。《难经》记有“独取寸口”诊法。东汉张仲景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西晋王叔和则编著了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历代医家无不以诊脉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医学水平的优劣。由于脉诊毕竟是一种实践性与技巧性极强的艺技,脉象的体状内容背的娴熟,不一定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王叔和在《脉经》中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症,……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故必须多实践、求名医、多体察、善总结;在多年带教大中专实习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反应最多的难题就是脉诊。传统的文献资料多以位、数、形、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现代不少学者通过现代实验手段进行分析总结,把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视为脉象要素。但至今仍未形成较为简便易行又较为科学可行的快速准确的诊脉方法。尽管近代各种脉象诊疗仪相继问世,但器象远非气象。近年来我在传统诊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特别是根据自己四十余年的诊脉经验,将28种常见脉象,按脉象的深浅层次、脉象的频率、脉象的节律及脉象的体状进行归纳,形成了比较科学可行的、易于掌握的、准确性强的快速诊脉方法。今将脉象的起源,常用脉诊方法,近代脉诊研究现状及脉象的归类方法四个部分介绍如下。

      一、脉象的起源

      西汉司马迁撰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诊治太子“尸厥病”的故事:案记扁鹊(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通过观形、察色、切脉的方法诊断太子是由气逆乱而致的“厥”证,并以汤剂、针灸、药熨、按摩等疗法进行抢救,使太子起死回生。所以《史记》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中亦说:“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厌息脉血而知病所生也”。可见扁鹊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脉诊创始人,是运用切脉诊病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还记载了仓公(淳于意)的诊脉经验和医案。淳于意(前215-前150年)受益于黄帝扁鹊之脉书,并在临床实际中体验和运用,诊疗患者必先切脉,治验脉案均有笔录,后名为“诊籍”。由于他治学严谨,善于总结,在他收录的病案中,已出现19种脉象。亦称是脉学奠基人之一。

      东汉末,擅长外科的名医华佗,不仅其医术名垂史册,并有“其治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的记载,阐述寸口三部脉法、脏腑脉象、阴阳脉象,诸论说对脉法均有发挥,散录于《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著作中。

      二、脉诊部位简介

      诊脉的部位历来就有多种,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柩。终始》有“人迎寸口诊法”,汉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仲景三部诊法”,而《难经》倡导的“独取寸口诊法”得到推广运用,至今还是中医临床脉诊的重要诊法之一。

      1、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诊法,又称为遍诊法,是遍诊人体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的诊法。所谓上位头部、中位手部、下位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表1       三部九候诊法的具体部位及临床意义

    三部

    九候

    相应经脉和穴位

    所属动脉

    诊断意义

    上部(头)

    足少阳经   太阳穴

    足阳明经   巨骨穴

    手少阳经   耳门穴

    颞浅动脉

    面动脉

    颞浅动脉

    候头角之气

    候口齿之气

    候耳目之气

    中部(手)

    手太阴   太渊穴、经渠穴

    手阳明   合谷穴

    手少阴   神门穴

    桡动脉

    拇主要动脉

    尺动脉

    候肺

    候胸中之气

    候耳目之气

    下部(足)

    足厥阴   五里穴或太冲穴

    足少阴   太溪穴

    足太阴   箕门穴或冲阳穴

    背动脉

    胫后动脉根支

    股动脉或足背动脉

    候肝

    候肾

    候脾胃

      上部天是指两侧颞动脉,可以反应头额及颞部的病痛;上部人是指耳前动脉,可以了解目和耳的情况;上部地是指两颊动脉,可以了解口腔和牙齿的情况。中部天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处,可候肺气;中部人是手少阴心经的动脉处,可候心气;中部地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动脉处,候胸中之气。下部天是指足厥阴肝经的动脉处,候肝气;下部人是足太阴脾经或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处,候脾胃之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处,候肾气。诊察这些脉动部位的脉象,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状况。故《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

      2、人迎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脉方法。《灵柩。终始》提出:“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其寸口脉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脉(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此两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亦相一致。

      人迎寸口诊法是用两部脉象的变化相互参照进行诊断,它比三部九候诊法简单。

      3、仲景三部诊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相参诊法。其中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强弱,太溪脉候肾气盛衰。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动或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如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如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4、独取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独取寸口诊法是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走行浅表的桡动脉之搏动形象,以诊察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脉方法。寸口诊法最初见于《素问。五脏别论》,而《难经》倡导“独取寸口”,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加以肯定,并予推广。

      寸口脉的具体部位:《脉经》指出:“从鱼际至高骨却形一寸,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可见所谓寸口,是腕横纹后约1寸的桡动脉搏动的部位。而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关,关前(靠腕侧)为寸,关后(靠肘侧)为尺。左右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又称为“六脉”。

      寸口脉的寸、关、尺每部根据切脉时指力的轻、中、重不同,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三三得九,是为“三部九候”。故《难经。十八难》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但须注意,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虽名同而实异。

      表2寸口分候脏腑的几种学说比较表

    学说

    配候原理说明

    难经

    小肠

    大肠

    肝胆

    脾胃

    膀胱

    命门

    大小肠配心肺是表里相属。

    右肾属火,故命门在右尺。

    脉经

    小肠

    大肠

    肝胆

    脾胃

    膀胱

    三焦


    景岳全书

    包络

    膻中

    肝胆

    脾胃

    膀胱   大肠

    肾     三焦

    命门   小肠

    大肠配左尺,为金水相从。

    小肠配右尺,为水归火位。

    医宗金鉴

    膻中

    胸中

    肝胆

    脾胃

    膀胱   小肠

    大肠

    大小肠配于尺为部位相配。

    又以三焦分配寸关尺三部。

      三、近代研究现状

      中国脉诊的成长曾与世界医学同路相伴,相互影响。公元前4世纪,希腊海为代表的欧洲脉学兴起,他将脉动比拟为音乐的韵律与诗赋的节拍。盖伦(131-200年)首创以检查手腕部脉搏进行临床诊断的方法,描述了27种脉象,并加以命名。公元7世纪,中国脉经传到阿拉伯等地,对世界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10世纪,阿维森纳所撰的《脉诊的艺术》等著作中吸取了中国《脉经》的精华,形成了希腊-阿拉伯脉学。在一些医家的著作中多论述了脉诊。

      1680年德国出版了卜弥格用拉丁文译述的《医药和中国脉理》一书,促进了中国脉学的传播,继之而来的爱尔兰医师尼尔在伦敦出版了《脉搏观察各种疾病变化的分析方法》(1741)、鲍氏著《脉经的研究》(1756)重新提出内脏与脉搏的关系,立刻引起整个欧洲医学界的重视。18世纪文艺复兴后期,科学随工业飞速发展,1860年法国诞生了第一台脉搏描记器,为脉诊的器械化准备了条件。但是,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对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均以解刨学、组织学、细菌学等为基础,却忽视了局部病变对整体功能的影响,或整体功能在局部的反映。把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孤立起来,不重视反映整体综合效应的脉诊,使脉诊在西方医学中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工艺的精细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对脉诊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推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进的科技使脉诊从手指切脉到结合切脉进行客观测绘、自动分析、及时打印结果的跨越,汇聚了一代中医、西医、生物、数理、工程技术、计算机等多学科人员辛勤研究的结晶。脉象仪经过三代升级,目前表带式的传感器性能稳定,携带方便,重复性好,可以自助检测。

      在上述机型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判别脉图特征,提示辨证结果、脉名、证型、脉图参数等,为临床医师的对证用药、评价诊疗效果提供良好检测仪器及客观材料。除了整机的研制外,为了探讨脉图形成的力学原理,研制了同心圆式的传感器;为了观察寸口三部九候脉象变化,体现脉长、脉宽等要素的实测记录,研制了三探头  、多点矩阵式的传感器,以及测绘脉象长、短用的五探头传感器。经过大量的测试和分析,首先确定了13种脉图的特征参数值,且对弦、滑、虚、实等脉图还建立了判别式。在脉象客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脉象检测的操作规范;取得了正常人脉象的生理常数,如不同年龄、性别的脉象图;昼夜节律脉图、月相节律脉图、年节律(24节气)脉图;  不同地区人群脉图;寒冷、饮酒、饥饱、妊娠等因素干扰下的脉图变化;运动、寤寐、思虑、紧张等状态的脉图变化等。积累了大量生理常数和变异规律的脉图资料,为进入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做准备。

      四、脉象的归类方法

      1、根据脉象的深浅层次归类:即根据脉象的浮沉程度至上而下依次归类分为革脉—浮脉—平—沉脉—牢脉—伏脉五种脉象。

      革脉 “浮极为革,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

      浮脉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素问》)。

      平

      沉脉 “重手按至筋骨乃得”(《经脉》),“沉行筋肉,如石沉水”(《脉经》)

      牢脉 “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位在沉伏间”(《时珍》)

      伏脉 “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经》),“推筋着骨,隐然深”(《时珍》)

      2、根据脉象的频率归类:即根据脉搏快慢的频率至快而慢依次分类为疾脉—数脉—平—缓脉—迟脉四种脉象。

      每息搏至数 七至 六至 五至 四至 三至疾脉 数脉 平 缓脉 迟脉

      每分钟次数 110以上 90以上 75次 60以上 不足60

      疾脉 “ 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

      (《脉决汇辩》)

      缓脉 “出来小驶于迟”(《脉经》),“如微风轻风占柳梢” (《滑佰仁》)

      数脉 “一息六至(《脉经》脉流薄疾”(《素问》)“一息六至脉流疾”(《时珍》)

      迟脉 “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迟来一息至惟三” (《时珍》)

      3、根据脉象的节律变化归类:即根据脉象的节律快慢及停顿变化进行归类为促、结、代三种脉象

      促脉:“促脉来去数时,时一止复来”(《脉经》)“结脉数而时一止” (《濒湖脉学》)

      结脉:“脉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经》),“结脉缓而时一止”(《濒湖脉学》)

      代脉:“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来”(《仲景》),为有规律的停止

      区别促、结、代三脉,应熟记四句话,缓止曰结,数止曰促,代脉难还,止有定数。

      4、根据脉的形状形态归类:即根据脉象的形状及形态划分为洪、滑、实、弦、紧、长、动七种实类脉象,和短、细、弱、散、微、芤、涩、濡、虚九种虚类脉象。

      实脉类: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素问》)“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

      (《濒湖脉学》)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应指”(《脉经》)“如盘走珠,如荷叶承露”。

      (《洄溪脉学》)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应指幅幅然”(《脉经》)“脉体宽大其势来盛去也盛”。

      弦脉:“轻虚以滑,端直以长”(《素问》)“按之如弓弦状”(《脉经》)“状若筝弦”

      (《脉决》)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

      (《脉经》)

      长脉:“如揭长竿末梢,如引绳,如循长竿”(《素问》)脉长超三部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空形园”(《濒湖脉学》)动乃数脉,其形滑数空动。

      虚脉类:

      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脉经》)脉短不足三部

      细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脉经》)“细之为义小也,状如线也”

      (《诊家正眼》)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濒湖脉学》)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濒湖脉学》)

      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脉经》)“微脉轻微淌淌乎,按之欲绝有如无” (《濒湖脉学》)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经》)“花形浮大而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濒湖脉学》)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如轻刀刮竹”(《脉诀》)

      濡脉:“极软而浮细,如绵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 (《脉经》)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举之迟大按之松”

      (《濒湖脉学》)

      从上所述,脉象不是难于捉摸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刻苦磨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就能和历代医学家、当代名医们一样,掌握诊脉技能,成为诊脉高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山东省卫计委 | 山东中医药网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枣庄市卫计委 | 滕州市卫计局 | 滕州市中医医院 |
    Copyright 2018 ©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张义明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滕州信息港